摘 要 在概述3G及TD-SCDMA進展基礎上,重點論述TD-SCDMA系統的強處與面臨的挑戰(zhàn),獨立組網與混合組網的利弊博弈及再接再厲努力地務實發(fā)展策略。
關鍵詞 NGN 3G/3G演進 WCDMA cdma2000 TD-SCDMA
1 3G及TD-SCDMA進展
寬帶無線的主要作用在于接入和應用層面,而且可以說,從個人全球多媒體無縫連接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顯得重要的個性化要求含義上,未來NGN及GII的接入與應用層面,必將是寬帶無線的世界。寬帶無線的重頭戲是以3G演進為中心的寬帶移動通信,其演進發(fā)展沿1G→2G→2G+(2.5G,2.75G)→3G→3G+→4G→…方式前進,一般說來這是一種與NGN概念與要求相協調的前、后向兼容式的演進。
就傳輸速率及基本傳輸技術演進而言,無論ITU/3GPP/3GPP2的3G/3G演進及IEEE 802.xy的802.11A/G/N,802.15x,UWB及802.20x,802.22x等均在彼此演進發(fā)展中匯聚與融合,例如均使用自適應調制編碼(AMC)技術、高狀態(tài)調制(如M-(O)QAM,M=16,32,64,128,256或更高),MIMO-STC及智能天線技術、軟件(定義的)無線電(S(D)R)技術,OFDM及多頻段OFDM,OFDMA技術,H.264/AVC,TBC/TPC/LDPC等信源編碼、信道編碼新技術,以及NGN多維/多域層面的整套IP-QoS技術等。即使以WWAN為基點、原來峰值速率能力相差僅為2Mbit/s的全球通用個人連接的3G而言,其3G演進方案,以3GPP的HSDPA為例,其已擬訂的三階段下行峰值速率也分別達≥10.8Mbit/s,30Mbit/s和50~100Mbit/s左右(LTE,B3G)。從長遠考慮,3GPP還擬將現用單元帶寬5MHz變?yōu)榻M網應用更靈活有效的1.25~20MHz,而且為降低每比特成本,還擬將速率能力增強為HSDPA第二階段的2~4倍左右,使峰值上行速率可達50Mbit/s左右;3GPP2的cdma2000 1x EV-DO其演進增強A版本中將下行/上行數據峰值速率由現今的2.4Mbit/s/153kbit/s增強至3.1Mbit/s/1.8Mbit/s,在語音方面直接引入了VoIP,期望其容量與質量方面可與cdma2000 1x相比擬,并擬進一步采用多載波(15載波)方式增強至每一用戶峰值速率達45Mbit/s左右,再向100Mbi/s方向邁進(AIE,B3G)。顯然,在速率增強方面與Wi-Fi,WiMax及Mobile-Fi已經可以比擬與匹敵。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為中國及全球3G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從2004年進行的法國嘎納3GSM大會及最近一些3G應用高峰會結果來看,作為3G推進難點的WCDMA系統已有較明顯的進展。截至2005年9月全球共發(fā)放了151張核心頻段3G許可證,其中因種種原因決定退還的有7張(挪威2張、葡萄牙1張、盧森堡1張、瑞典1張、芬蘭1張),其中挪威這2張又重拍賣,和記黃浦獲得了1張。從而實際由公司持有的有效3G許可證為143張,其中選擇WCDMA的有133家,選擇cdma 2000有4家;另有加拿大的5張PCS系統及1張澳大利亞CKW Wireless公司的i-BURST系統。截至2005年4月,全球投入商用的WCDMA網絡已遍及33個國家共71個,cdma 2000 1x網絡148個,cdma 2000 1x EV-DO網絡20個。截至2005年4月全球投入商用的WCDMA網絡已遍及33個國家共71個,cdma 2000 1x網絡148個,cdma2000 1x EV-DO網絡20個。作為由GSM至WCDMA過渡銜接的EDGE,全球已有84個商用網絡遍及52個國家,并還有79個國家141個網絡承諾擬升級至EDGE,其中尚有AIS Thailand, CINgular Wireless USA, OraNge FraNce, Swisscom Switzerland,Teliasonera Sweden等42個操作者已布局EDGE-WCDMA網絡。截止2005年9月,全球共有219個3G網絡,其中83個WCDMA網絡、21個cdma 2000 1x EV-DO網絡及115個cdma 2000 1x網絡。截至2005年3月底,全球使用cdma2000及WCDMA的用戶總數已達1.714億多,其中cdma 2000 1x用戶為1.36億、1x EV-DO用戶為1460萬,WCDMA用戶為2080萬,計入cdma 2000 1x后的3G總用戶數已占全球移動用戶總數的9.3%。從用戶增長勢頭看,2005年第一季度上述3G用戶共增長1230萬,其中cdma 2000 1x用戶增長600萬,1x EV-DO用戶增長200萬,WCDMA用戶增長430萬。cdma 2000 1x用戶增速在下降,而WCDMA在保持高速增長,從而將占3G市場份額大頭的WCDMA會繼續(xù)攀升。截至2005年8月,全球使用cdma 2000及WCDMA的用戶已達1.96億以上,其中WCDMA用戶達3240萬、cdma2000 EV-DO用戶達1870萬及cdma 2000 1x用戶達1.457億。作為WCDMA發(fā)展瓶頸的手機終端及應用服務來看,2004年第一季度開始已有明顯上升,至2005年4月進一步增達25種品牌166款,其中包括10款數據卡,比2004年底增加58款,這其中還包括了業(yè)內第一款HSDPA手機。EDGE終端品種也已達113種多。cdma2000情況更樂觀,截至2004年6月,支持cdma2000規(guī)范的商用終端已達650款左右,而截至2004年8月底支持cdma2000 1x EV-DO的商用終端即有11個品牌93款;截至2005年4月全球已有850款cdma2000商用終端面市,其中包括12個品牌107款EV-DO手機和10款數據卡,截至2005年6月已大于1000款。以NTT DoCoMo領頭的運營商及諸多手機制造商,均已決心改進WCDMA手機應用性能與市場能力,目前其待機時間高者已可達450~500h左右,連續(xù)工作時間已可達120~150min以上,出廠價位已達3500RMB左右,適當補貼銷售價位為2000~3000元左右人民幣,并可具雙拍照及雙CPU,像片分辨率可大于100萬像素,將來可達300~500萬像素左右,NEC供給和黃“3”的低端一款C313手機售出已低達998HK$。一般認為2004年第四季度至2005年底左右,WCDMA全球商用發(fā)展可望取得長足進展。如果按DoCoMo決心2005年推進其第一階段HSDPA業(yè)務來看,其下行速率可高達14Mbit/s以上,這對3G WCDMA推進及與cdma20001x (GSM 1X)及其EV/DO-DV,和對Wi-Fi/WiMax等競爭格局,可能會產生彼此你追我趕的深遠的戰(zhàn)略影響。同時也應該指出,全球GSM仍有較好增長勢頭,2005年一季度市場份額由原先的74.7%增至75.5%。目前,全球已有626個GSM網絡遍及200個國家與地區(qū)具有GSM和/或WCDMA執(zhí)照的網絡約已覆蓋全球居民的99.8%左右,從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相當好覆蓋的現代移動通信網絡。
TD-SCDMA 2004年也已有長足進展,2004年3月30日大唐第一款手機DTM 8001問世,后又推出“蜂鳥”系列支持低速數據,并均參加了MTNet測試,有自主IPR的展訊、天基的雙模多頻芯片及和欣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均已成功發(fā)布,2005年第二季度,展訊、凱明、T3G、ADI、大唐均成功推出芯片產品并支持14個廠商共20款手機終端及數據卡,成功提交了產業(yè)化專項測試檢驗,實現了基本語音及數據業(yè)務,其中包括CS64k的可視電話、PS128~384k的視頻點播,在線電視,Web瀏覽和高速FTP下載的3G類業(yè)務,覆蓋測試證實了TD-SCDMA系統可完全滿足獨立蜂窩組網覆蓋要求,并且覆蓋域大小隨傳輸速率變化不敏感,有利網絡規(guī)劃與優(yōu)化,驗證了可支持高速移動環(huán)境的應用。在成功完成此專項試驗基礎上,進一步于2005年9月開始在北京、上海建設兩個示范網,模擬應用環(huán)境測試,終端及芯片廠商均積極配合,于2005年底或最遲至2006年初完成,從而可望2005年底至2006年初TD-SCDMA可具備規(guī)模商用條件,這對下一步TDD 3G在中國及全球應用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目前,TD-SCDMA產業(yè)聯盟已有成員企業(yè)25家,系統設備開發(fā)廠商超過10家,6家芯片廠商,終端廠商14家以上,智能天線廠商3家,測試儀表廠商已多達7家。在2005年10~11月份的TD-SCDMA終端測試中,各廠家提交的終端數量據云增達100多部,重點檢驗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方面有2/3廠商已達到要求,終端改進速度在明顯加快,手機性能比7月份時有明顯提高。目前,TD-SCDMA正積極正視自身在終端及細分市場方面與WCDMA及cdma 2000的差距,在進一步努力奮進中。
3G發(fā)展從全球至中國一直頗有爭議。充分汲取3G發(fā)展中全球范圍內已出現的多方面教訓,我國政府部門確定發(fā)展中國3G及3G產業(yè)的基本方針與原則為“冷靜、穩(wěn)妥、科學、求實”及“積極跟進、試驗先行、培育市場、支持發(fā)展”。在理性與務實驅動下引入3G,信部無[2002]479號文中涉及中國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框架頻率規(guī)劃,充分體現了重視與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D方式的發(fā)展,并貫徹FDD,TDD有機互補充健康合理發(fā)展這一指導思想,將2GHz核心頻段、周邊頻段及現用2G/2.5G自然延伸頻段及早規(guī)劃,為我國3G發(fā)展使用相應FDD,TDD資源按前后向兼容方式務實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達到了一石多鳥的目標,獲得了國內外一致好評。為科學客觀評價3G三種主流體制WCDMA,cdma 2000及TD-SCDMA包括終端在內的技術、設備與系統的成熟性,從2003年10月開始,進行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分階段室內、外場及專項技術試驗,包括與GSM,PHS等系統在內的電磁兼容性能測試,為判斷及促進3G在中國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國的3G發(fā)動已似箭在弦上,一致認同2006年將會及時展開,2005年高層信息業(yè)已表明,國家對待3G的原則是“培育市場,支持發(fā)展”,2005年“信息產業(yè)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提出我國發(fā)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決策建議”,“中國將保證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使用3G”;“從各方面情況來看,中國發(fā)展3G的條件已基本具備”,“3G發(fā)牌照決策時機已到”,“目前我國手機用戶月新增數量在500萬左右,如不適時做出3G決策,會造成巨大的浪費”;“2006年將抓緊研究制定3G技術、業(yè)務、資費、監(jiān)管、頻率指配等相關政策,形成新型產業(yè)鏈,促進第三代移動通信快速健康發(fā)展”,“監(jiān)管部門要將發(fā)展3G與深化電信改革、優(yōu)化競爭結構、完善監(jiān)管政策、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產業(yè)化、形成新的產業(yè)鏈結合起來”,“運營企業(yè),要做好充分準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網絡建設、業(yè)務開發(fā)、市場培育等方面工作,并確保利用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技術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通信保障和優(yōu)質服務”;“在中國的3G布局中,TD-SCDMA要占有一席之地,可能會由有實力的運營商來運營”。我們堅信,基于穩(wěn)健、務實、智慧基礎上對3G商用進程有全面分析判斷的中國高層行政綜合決策,一定會抓住最佳時間適時切入,中國決不會錯失3G及3G演進與NGBW的市場與產業(yè)發(fā)展良機。
在NGN概念指引下的NGBW發(fā)展,包括固定/游牧/中速移動/高速移動/WBAN/WPAN/WLAN/WMAN/WWAN/WsAN/WRAN意義上競爭環(huán)境中的互補、集成及融合新發(fā)展,正在全球及中國以IEEE 802.xy,ITU,3GPPX的HSXPA/LTE/cdma2000 EV DOO/DOA/DOB/AIE/S3G/E3G/IMT-Advanced/B3G/4G/Wi-Fi/WiMax/Mobile-Fi/TV-Fi/IPTV/UWB以及RFID/ZEGBEE等標準,在你追我趕地熱烈展開,中國的“八六三”等項目及自然科學基金支持與龍頭制造企業(yè),也正積極介入與努力自主創(chuàng)新,WiMax與TD-SCDMA的可能融合途徑亦在積極探索中。
2 TDD(TD-SCDMA)的強處與面臨的挑戰(zhàn)
2.1 TDD(TD-SCDMA)的強處
(1)收發(fā)信道同頻可導致上下行信同步估值處理;
(2)易于上下行不對稱負荷動態(tài)均衡;
(3)有利靈活進行頻率規(guī)劃及充分利用空隙頻譜資源,尤其是未來不同體制寬帶無線FDD全球頻率協調共用愈來愈困難之際,此優(yōu)點更凸顯其重要;
(4)容易實施與信道估值密切相關的高效率智能天線、多用戶聯合檢測與軟件無線電等新技術的引入應用;
(5)可避免不同業(yè)務的不同擴頻因子約束,易于實施多業(yè)務運作時的恒定連續(xù)覆蓋;
(6)可同時利用CDMA,TDMA及FDMA與智能天線等自適應處理優(yōu)勢,改進FDD CDMA自干擾系統的用戶增長時自干擾快速增長導致的覆蓋域隨用戶數變化而變化的所謂覆蓋呼吸效應;
(7)窄頻帶多載頻運行有利于網絡規(guī)劃及優(yōu)化處理,有利異頻補盲及分期擴展建設;
(8)借助新技術的引入,有利提高頻譜利用率及降低組網成本及前期投入。
2.2 TDD(TD-SCDMA)的面臨的挑戰(zhàn)或弱點
(1)收發(fā)信道同頻,無法借助頻率選擇性進行干擾隔離,對組網電磁兼容性能不利;
(2)為實施與FDD不同網絡間共存電磁兼容,一般需預留較大保護帶,從而影響整體頻譜利用效率;
(3)尚無全球TDD大規(guī)模組網經驗,可能會遇到一些難以預見的風險;
(4)由于目前國際發(fā)達國家尚未明確表態(tài)支持TDD(TD-SCDMA)方式全球運作,全球漫游服務面臨較大挑戰(zhàn);
(5)技術試驗,包括外場測試及終端檢驗雖已取得巨大進展,但從商業(yè)應用角度看,WCDMA及cdma2000均已有四年左右以上真正商用奮斗經驗,無論從多廠商環(huán)境下的設備、終端細分市場的品種,互聯互通兼容性,商業(yè)模式有效性等方面均有嚴峻挑戰(zhàn)存在;
(6)后向兼容的性價比威力(特別是在未達大規(guī)模量產前),以及前向演進的清晰與有吸引力的路標規(guī)劃擬訂依然面臨挑戰(zhàn),而這對其實際市場拓展,包括心理因素在內,依然至關重要;
(7)盡管TD-SCDMA聯盟在推進其產業(yè)鏈完善方面在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已取得了長足進展,但相比WCDMA及cdma2000而言仍有較大實質差距,包括資本支持及終端應用多樣化在內,一旦同時放發(fā)3G執(zhí)照后其產業(yè)鏈商用競爭挑戰(zhàn)依然相當嚴峻。
3 獨立組網與混合組網的利弊博弈
(1)獨立組網有利于推進TD-SCDMA在應用與市場方面的成熟步伐,尤其在TD-SCDMA尚處于與WCDMA及cdma2000在應用與市場方面有較大差距的起始階段。在此情況下混合組網,TD-SCDMA有可能淪為附屬、補充、冷落、名存實亡,甚至被扼殺的風險。對此,國內設備制造廠商多半持這種觀點。
(2)無移動牌照運營商對利用TD-SCDMA獨立組網發(fā)展3G業(yè)務較感興趣,盡管需承擔較多技術、市場、應用風險,并希望爭取時間、區(qū)域試驗,乃至推廣至全國組網。
(3)既有移動業(yè)務運營商,希望獲得TDD捆綁牌照進行混合組網,尤其期望與看好TD-SCDMA真正商用成熟后不致喪失其互補優(yōu)勢的良機。
(4)有足夠資本實力的FDD,TDD三大主流制式設備制造商,多半更傾向TD-SCDMA能混合組網,以便在既有3G FDD市場基礎上同時有效擴展TDD市場。
(5)歸根結蒂應加速推進TD-SCDMA的最后沖刺的真正市場應用能力,除通過模擬性商用示范網途徑推進其應用努力外,還應協調創(chuàng)造規(guī)則政策環(huán)境,使TD-SCDMA盡早獲得資本實力較強運營商的支持,盡早投入實際試商用及商用,在真刀真槍市場環(huán)境中推進其細分市場的業(yè)務與應用,特別是全面發(fā)放3G執(zhí)照較晚時,更應加速此果斷決策考慮,以盡快縮小TD-SCDMA與WCDMA及cdma2000在市場應用業(yè)務方面的差距。
(6)由上分析可以理解,隨著TD-SCDMA的真正全面成熟商用,“獨立組網”與“混合組網”的爭論將會淡化,可成為國內、國際運營商根據其自身環(huán)境的一種綜合決策的自然選擇,即便“混合組網”,象ZTE在羅馬尼亞已獲得TD-SCDMA在國外的第一個合同那樣,無論從策略意義,或戰(zhàn)略、戰(zhàn)術意義上看,均未償不是件值得推廣的好事。
4 再接再厲努力的務實發(fā)展策略建議
(1)再接再厲,務實推進,特別是細分市場的各類商用手機及卡終端,包括GSM/GPRs/TD-SCDMA雙頻-雙模終端的有效推進。
(2)盡管TD-SCDMA在包括外場及終端在內的技術試驗測試中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即使對LCR,與WCDMA及cdma 2000 1x 及EV-DO相比,特別在終端與應用方面仍有較大差距,一來它是后來者、基礎相對薄弱,取得這些進展已實屬不易。另一方面,技術試驗終究不同于商用試驗及商用,就商用試驗及商用經驗而言,WCDMA及cdma2000在全球已進行了4年左右或更多,在市場驅動壓力下,像WCDMA的終端及應用瓶頸也花費了2年左右時間才真正擺脫,可見成功商用的艱巨性,更何況TD-SCDMA獨立組網要從零用戶起家。WCDMA進入較為良性發(fā)展階段后,在市場驅動下的發(fā)展速率一般會更快,TD-SCDMA不作更進一步努力,則此類應用壓力差距將可能進一步拉大,為此應促使TD-SCDMA更快進入實際應用試驗錘煉,如果3G執(zhí)照發(fā)放依然有一定時間,則應由政府部門協調,創(chuàng)造一定規(guī)則政策環(huán)境,使TD-SCDMA爭分奪秒,盡早進入真正商業(yè)應用試驗,增強其務實商用競爭能力。
(3)注重后向兼容的性價比優(yōu)勢體現,在混合組網中也能呈現其綜合優(yōu)越性及市場吸引力。
(4)加速TD-SCDMA的前向增強演進工作,一方面為國際標準化工作積極貢獻力量,并加速其相應裝備研發(fā)生產工作,以及按更高要求及早確定利用MIMO-STC,OFDM/OFDMA,LDPC等新傳輸技術的標準化路標,向TDD-S3G/E3G-B3G邁進,其中包括與多載波捆綁的OFDM-SCDMA聯手整合,向FMC方向積極邁進。
(5)在產業(yè)鏈打造方面,一方面已成立大唐-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華為-鼎橋、中興-愛立信及普天-北電四對較強有力的合作伙伴,為未來TD-SCDMA產業(yè)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從未來增強型ETDSCDMA及NGBW TDD角度出發(fā),包括真正快速推進OFDM/OFDMA及MINO-STC等新技術應用,推進與WiMax 等有實力單位的有效合作,包括SCDMA,WiMax,TD-SCDMA等的協同、融合創(chuàng)新合作,均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
關鍵詞 NGN 3G/3G演進 WCDMA cdma2000 TD-SCDMA
1 3G及TD-SCDMA進展
寬帶無線的主要作用在于接入和應用層面,而且可以說,從個人全球多媒體無縫連接愈來愈多也愈來愈顯得重要的個性化要求含義上,未來NGN及GII的接入與應用層面,必將是寬帶無線的世界。寬帶無線的重頭戲是以3G演進為中心的寬帶移動通信,其演進發(fā)展沿1G→2G→2G+(2.5G,2.75G)→3G→3G+→4G→…方式前進,一般說來這是一種與NGN概念與要求相協調的前、后向兼容式的演進。
就傳輸速率及基本傳輸技術演進而言,無論ITU/3GPP/3GPP2的3G/3G演進及IEEE 802.xy的802.11A/G/N,802.15x,UWB及802.20x,802.22x等均在彼此演進發(fā)展中匯聚與融合,例如均使用自適應調制編碼(AMC)技術、高狀態(tài)調制(如M-(O)QAM,M=16,32,64,128,256或更高),MIMO-STC及智能天線技術、軟件(定義的)無線電(S(D)R)技術,OFDM及多頻段OFDM,OFDMA技術,H.264/AVC,TBC/TPC/LDPC等信源編碼、信道編碼新技術,以及NGN多維/多域層面的整套IP-QoS技術等。即使以WWAN為基點、原來峰值速率能力相差僅為2Mbit/s的全球通用個人連接的3G而言,其3G演進方案,以3GPP的HSDPA為例,其已擬訂的三階段下行峰值速率也分別達≥10.8Mbit/s,30Mbit/s和50~100Mbit/s左右(LTE,B3G)。從長遠考慮,3GPP還擬將現用單元帶寬5MHz變?yōu)榻M網應用更靈活有效的1.25~20MHz,而且為降低每比特成本,還擬將速率能力增強為HSDPA第二階段的2~4倍左右,使峰值上行速率可達50Mbit/s左右;3GPP2的cdma2000 1x EV-DO其演進增強A版本中將下行/上行數據峰值速率由現今的2.4Mbit/s/153kbit/s增強至3.1Mbit/s/1.8Mbit/s,在語音方面直接引入了VoIP,期望其容量與質量方面可與cdma2000 1x相比擬,并擬進一步采用多載波(15載波)方式增強至每一用戶峰值速率達45Mbit/s左右,再向100Mbi/s方向邁進(AIE,B3G)。顯然,在速率增強方面與Wi-Fi,WiMax及Mobile-Fi已經可以比擬與匹敵。
2004年下半年至2005年為中國及全球3G發(fā)展的重要時期。從2004年進行的法國嘎納3GSM大會及最近一些3G應用高峰會結果來看,作為3G推進難點的WCDMA系統已有較明顯的進展。截至2005年9月全球共發(fā)放了151張核心頻段3G許可證,其中因種種原因決定退還的有7張(挪威2張、葡萄牙1張、盧森堡1張、瑞典1張、芬蘭1張),其中挪威這2張又重拍賣,和記黃浦獲得了1張。從而實際由公司持有的有效3G許可證為143張,其中選擇WCDMA的有133家,選擇cdma 2000有4家;另有加拿大的5張PCS系統及1張澳大利亞CKW Wireless公司的i-BURST系統。截至2005年4月,全球投入商用的WCDMA網絡已遍及33個國家共71個,cdma 2000 1x網絡148個,cdma 2000 1x EV-DO網絡20個。截至2005年4月全球投入商用的WCDMA網絡已遍及33個國家共71個,cdma 2000 1x網絡148個,cdma2000 1x EV-DO網絡20個。作為由GSM至WCDMA過渡銜接的EDGE,全球已有84個商用網絡遍及52個國家,并還有79個國家141個網絡承諾擬升級至EDGE,其中尚有AIS Thailand, CINgular Wireless USA, OraNge FraNce, Swisscom Switzerland,Teliasonera Sweden等42個操作者已布局EDGE-WCDMA網絡。截止2005年9月,全球共有219個3G網絡,其中83個WCDMA網絡、21個cdma 2000 1x EV-DO網絡及115個cdma 2000 1x網絡。截至2005年3月底,全球使用cdma2000及WCDMA的用戶總數已達1.714億多,其中cdma 2000 1x用戶為1.36億、1x EV-DO用戶為1460萬,WCDMA用戶為2080萬,計入cdma 2000 1x后的3G總用戶數已占全球移動用戶總數的9.3%。從用戶增長勢頭看,2005年第一季度上述3G用戶共增長1230萬,其中cdma 2000 1x用戶增長600萬,1x EV-DO用戶增長200萬,WCDMA用戶增長430萬。cdma 2000 1x用戶增速在下降,而WCDMA在保持高速增長,從而將占3G市場份額大頭的WCDMA會繼續(xù)攀升。截至2005年8月,全球使用cdma 2000及WCDMA的用戶已達1.96億以上,其中WCDMA用戶達3240萬、cdma2000 EV-DO用戶達1870萬及cdma 2000 1x用戶達1.457億。作為WCDMA發(fā)展瓶頸的手機終端及應用服務來看,2004年第一季度開始已有明顯上升,至2005年4月進一步增達25種品牌166款,其中包括10款數據卡,比2004年底增加58款,這其中還包括了業(yè)內第一款HSDPA手機。EDGE終端品種也已達113種多。cdma2000情況更樂觀,截至2004年6月,支持cdma2000規(guī)范的商用終端已達650款左右,而截至2004年8月底支持cdma2000 1x EV-DO的商用終端即有11個品牌93款;截至2005年4月全球已有850款cdma2000商用終端面市,其中包括12個品牌107款EV-DO手機和10款數據卡,截至2005年6月已大于1000款。以NTT DoCoMo領頭的運營商及諸多手機制造商,均已決心改進WCDMA手機應用性能與市場能力,目前其待機時間高者已可達450~500h左右,連續(xù)工作時間已可達120~150min以上,出廠價位已達3500RMB左右,適當補貼銷售價位為2000~3000元左右人民幣,并可具雙拍照及雙CPU,像片分辨率可大于100萬像素,將來可達300~500萬像素左右,NEC供給和黃“3”的低端一款C313手機售出已低達998HK$。一般認為2004年第四季度至2005年底左右,WCDMA全球商用發(fā)展可望取得長足進展。如果按DoCoMo決心2005年推進其第一階段HSDPA業(yè)務來看,其下行速率可高達14Mbit/s以上,這對3G WCDMA推進及與cdma20001x (GSM 1X)及其EV/DO-DV,和對Wi-Fi/WiMax等競爭格局,可能會產生彼此你追我趕的深遠的戰(zhàn)略影響。同時也應該指出,全球GSM仍有較好增長勢頭,2005年一季度市場份額由原先的74.7%增至75.5%。目前,全球已有626個GSM網絡遍及200個國家與地區(qū)具有GSM和/或WCDMA執(zhí)照的網絡約已覆蓋全球居民的99.8%左右,從而已成為名副其實的全球相當好覆蓋的現代移動通信網絡。
TD-SCDMA 2004年也已有長足進展,2004年3月30日大唐第一款手機DTM 8001問世,后又推出“蜂鳥”系列支持低速數據,并均參加了MTNet測試,有自主IPR的展訊、天基的雙模多頻芯片及和欣的嵌入式操作系統均已成功發(fā)布,2005年第二季度,展訊、凱明、T3G、ADI、大唐均成功推出芯片產品并支持14個廠商共20款手機終端及數據卡,成功提交了產業(yè)化專項測試檢驗,實現了基本語音及數據業(yè)務,其中包括CS64k的可視電話、PS128~384k的視頻點播,在線電視,Web瀏覽和高速FTP下載的3G類業(yè)務,覆蓋測試證實了TD-SCDMA系統可完全滿足獨立蜂窩組網覆蓋要求,并且覆蓋域大小隨傳輸速率變化不敏感,有利網絡規(guī)劃與優(yōu)化,驗證了可支持高速移動環(huán)境的應用。在成功完成此專項試驗基礎上,進一步于2005年9月開始在北京、上海建設兩個示范網,模擬應用環(huán)境測試,終端及芯片廠商均積極配合,于2005年底或最遲至2006年初完成,從而可望2005年底至2006年初TD-SCDMA可具備規(guī)模商用條件,這對下一步TDD 3G在中國及全球應用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目前,TD-SCDMA產業(yè)聯盟已有成員企業(yè)25家,系統設備開發(fā)廠商超過10家,6家芯片廠商,終端廠商14家以上,智能天線廠商3家,測試儀表廠商已多達7家。在2005年10~11月份的TD-SCDMA終端測試中,各廠家提交的終端數量據云增達100多部,重點檢驗的穩(wěn)定性與可靠性方面有2/3廠商已達到要求,終端改進速度在明顯加快,手機性能比7月份時有明顯提高。目前,TD-SCDMA正積極正視自身在終端及細分市場方面與WCDMA及cdma 2000的差距,在進一步努力奮進中。
3G發(fā)展從全球至中國一直頗有爭議。充分汲取3G發(fā)展中全球范圍內已出現的多方面教訓,我國政府部門確定發(fā)展中國3G及3G產業(yè)的基本方針與原則為“冷靜、穩(wěn)妥、科學、求實”及“積極跟進、試驗先行、培育市場、支持發(fā)展”。在理性與務實驅動下引入3G,信部無[2002]479號文中涉及中國第三代公眾移動通信系統的框架頻率規(guī)劃,充分體現了重視與支持有自主知識產權的TDD方式的發(fā)展,并貫徹FDD,TDD有機互補充健康合理發(fā)展這一指導思想,將2GHz核心頻段、周邊頻段及現用2G/2.5G自然延伸頻段及早規(guī)劃,為我國3G發(fā)展使用相應FDD,TDD資源按前后向兼容方式務實發(fā)展奠定了重要基礎,達到了一石多鳥的目標,獲得了國內外一致好評。為科學客觀評價3G三種主流體制WCDMA,cdma 2000及TD-SCDMA包括終端在內的技術、設備與系統的成熟性,從2003年10月開始,進行了世界上規(guī)模最大的分階段室內、外場及專項技術試驗,包括與GSM,PHS等系統在內的電磁兼容性能測試,為判斷及促進3G在中國發(fā)展提供了重要依據。
中國的3G發(fā)動已似箭在弦上,一致認同2006年將會及時展開,2005年高層信息業(yè)已表明,國家對待3G的原則是“培育市場,支持發(fā)展”,2005年“信息產業(yè)部將會同有關部門,適時提出我國發(fā)展第三代移動通信的決策建議”,“中國將保證2008年(北京奧運會上)使用3G”;“從各方面情況來看,中國發(fā)展3G的條件已基本具備”,“3G發(fā)牌照決策時機已到”,“目前我國手機用戶月新增數量在500萬左右,如不適時做出3G決策,會造成巨大的浪費”;“2006年將抓緊研究制定3G技術、業(yè)務、資費、監(jiān)管、頻率指配等相關政策,形成新型產業(yè)鏈,促進第三代移動通信快速健康發(fā)展”,“監(jiān)管部門要將發(fā)展3G與深化電信改革、優(yōu)化競爭結構、完善監(jiān)管政策、推動具有自主知識產權技術的產業(yè)化、形成新的產業(yè)鏈結合起來”,“運營企業(yè),要做好充分準備,堅持以市場為導向,做好網絡建設、業(yè)務開發(fā)、市場培育等方面工作,并確保利用寬帶無線移動通信等技術為2008年北京奧運會提供通信保障和優(yōu)質服務”;“在中國的3G布局中,TD-SCDMA要占有一席之地,可能會由有實力的運營商來運營”。我們堅信,基于穩(wěn)健、務實、智慧基礎上對3G商用進程有全面分析判斷的中國高層行政綜合決策,一定會抓住最佳時間適時切入,中國決不會錯失3G及3G演進與NGBW的市場與產業(yè)發(fā)展良機。
在NGN概念指引下的NGBW發(fā)展,包括固定/游牧/中速移動/高速移動/WBAN/WPAN/WLAN/WMAN/WWAN/WsAN/WRAN意義上競爭環(huán)境中的互補、集成及融合新發(fā)展,正在全球及中國以IEEE 802.xy,ITU,3GPPX的HSXPA/LTE/cdma2000 EV DOO/DOA/DOB/AIE/S3G/E3G/IMT-Advanced/B3G/4G/Wi-Fi/WiMax/Mobile-Fi/TV-Fi/IPTV/UWB以及RFID/ZEGBEE等標準,在你追我趕地熱烈展開,中國的“八六三”等項目及自然科學基金支持與龍頭制造企業(yè),也正積極介入與努力自主創(chuàng)新,WiMax與TD-SCDMA的可能融合途徑亦在積極探索中。
2 TDD(TD-SCDMA)的強處與面臨的挑戰(zhàn)
2.1 TDD(TD-SCDMA)的強處
(1)收發(fā)信道同頻可導致上下行信同步估值處理;
(2)易于上下行不對稱負荷動態(tài)均衡;
(3)有利靈活進行頻率規(guī)劃及充分利用空隙頻譜資源,尤其是未來不同體制寬帶無線FDD全球頻率協調共用愈來愈困難之際,此優(yōu)點更凸顯其重要;
(4)容易實施與信道估值密切相關的高效率智能天線、多用戶聯合檢測與軟件無線電等新技術的引入應用;
(5)可避免不同業(yè)務的不同擴頻因子約束,易于實施多業(yè)務運作時的恒定連續(xù)覆蓋;
(6)可同時利用CDMA,TDMA及FDMA與智能天線等自適應處理優(yōu)勢,改進FDD CDMA自干擾系統的用戶增長時自干擾快速增長導致的覆蓋域隨用戶數變化而變化的所謂覆蓋呼吸效應;
(7)窄頻帶多載頻運行有利于網絡規(guī)劃及優(yōu)化處理,有利異頻補盲及分期擴展建設;
(8)借助新技術的引入,有利提高頻譜利用率及降低組網成本及前期投入。
2.2 TDD(TD-SCDMA)的面臨的挑戰(zhàn)或弱點
(1)收發(fā)信道同頻,無法借助頻率選擇性進行干擾隔離,對組網電磁兼容性能不利;
(2)為實施與FDD不同網絡間共存電磁兼容,一般需預留較大保護帶,從而影響整體頻譜利用效率;
(3)尚無全球TDD大規(guī)模組網經驗,可能會遇到一些難以預見的風險;
(4)由于目前國際發(fā)達國家尚未明確表態(tài)支持TDD(TD-SCDMA)方式全球運作,全球漫游服務面臨較大挑戰(zhàn);
(5)技術試驗,包括外場測試及終端檢驗雖已取得巨大進展,但從商業(yè)應用角度看,WCDMA及cdma2000均已有四年左右以上真正商用奮斗經驗,無論從多廠商環(huán)境下的設備、終端細分市場的品種,互聯互通兼容性,商業(yè)模式有效性等方面均有嚴峻挑戰(zhàn)存在;
(6)后向兼容的性價比威力(特別是在未達大規(guī)模量產前),以及前向演進的清晰與有吸引力的路標規(guī)劃擬訂依然面臨挑戰(zhàn),而這對其實際市場拓展,包括心理因素在內,依然至關重要;
(7)盡管TD-SCDMA聯盟在推進其產業(yè)鏈完善方面在政府部門大力支持已取得了長足進展,但相比WCDMA及cdma2000而言仍有較大實質差距,包括資本支持及終端應用多樣化在內,一旦同時放發(fā)3G執(zhí)照后其產業(yè)鏈商用競爭挑戰(zhàn)依然相當嚴峻。
3 獨立組網與混合組網的利弊博弈
(1)獨立組網有利于推進TD-SCDMA在應用與市場方面的成熟步伐,尤其在TD-SCDMA尚處于與WCDMA及cdma2000在應用與市場方面有較大差距的起始階段。在此情況下混合組網,TD-SCDMA有可能淪為附屬、補充、冷落、名存實亡,甚至被扼殺的風險。對此,國內設備制造廠商多半持這種觀點。
(2)無移動牌照運營商對利用TD-SCDMA獨立組網發(fā)展3G業(yè)務較感興趣,盡管需承擔較多技術、市場、應用風險,并希望爭取時間、區(qū)域試驗,乃至推廣至全國組網。
(3)既有移動業(yè)務運營商,希望獲得TDD捆綁牌照進行混合組網,尤其期望與看好TD-SCDMA真正商用成熟后不致喪失其互補優(yōu)勢的良機。
(4)有足夠資本實力的FDD,TDD三大主流制式設備制造商,多半更傾向TD-SCDMA能混合組網,以便在既有3G FDD市場基礎上同時有效擴展TDD市場。
(5)歸根結蒂應加速推進TD-SCDMA的最后沖刺的真正市場應用能力,除通過模擬性商用示范網途徑推進其應用努力外,還應協調創(chuàng)造規(guī)則政策環(huán)境,使TD-SCDMA盡早獲得資本實力較強運營商的支持,盡早投入實際試商用及商用,在真刀真槍市場環(huán)境中推進其細分市場的業(yè)務與應用,特別是全面發(fā)放3G執(zhí)照較晚時,更應加速此果斷決策考慮,以盡快縮小TD-SCDMA與WCDMA及cdma2000在市場應用業(yè)務方面的差距。
(6)由上分析可以理解,隨著TD-SCDMA的真正全面成熟商用,“獨立組網”與“混合組網”的爭論將會淡化,可成為國內、國際運營商根據其自身環(huán)境的一種綜合決策的自然選擇,即便“混合組網”,象ZTE在羅馬尼亞已獲得TD-SCDMA在國外的第一個合同那樣,無論從策略意義,或戰(zhàn)略、戰(zhàn)術意義上看,均未償不是件值得推廣的好事。
4 再接再厲努力的務實發(fā)展策略建議
(1)再接再厲,務實推進,特別是細分市場的各類商用手機及卡終端,包括GSM/GPRs/TD-SCDMA雙頻-雙模終端的有效推進。
(2)盡管TD-SCDMA在包括外場及終端在內的技術試驗測試中取得了長足進展,但即使對LCR,與WCDMA及cdma 2000 1x 及EV-DO相比,特別在終端與應用方面仍有較大差距,一來它是后來者、基礎相對薄弱,取得這些進展已實屬不易。另一方面,技術試驗終究不同于商用試驗及商用,就商用試驗及商用經驗而言,WCDMA及cdma2000在全球已進行了4年左右或更多,在市場驅動壓力下,像WCDMA的終端及應用瓶頸也花費了2年左右時間才真正擺脫,可見成功商用的艱巨性,更何況TD-SCDMA獨立組網要從零用戶起家。WCDMA進入較為良性發(fā)展階段后,在市場驅動下的發(fā)展速率一般會更快,TD-SCDMA不作更進一步努力,則此類應用壓力差距將可能進一步拉大,為此應促使TD-SCDMA更快進入實際應用試驗錘煉,如果3G執(zhí)照發(fā)放依然有一定時間,則應由政府部門協調,創(chuàng)造一定規(guī)則政策環(huán)境,使TD-SCDMA爭分奪秒,盡早進入真正商業(yè)應用試驗,增強其務實商用競爭能力。
(3)注重后向兼容的性價比優(yōu)勢體現,在混合組網中也能呈現其綜合優(yōu)越性及市場吸引力。
(4)加速TD-SCDMA的前向增強演進工作,一方面為國際標準化工作積極貢獻力量,并加速其相應裝備研發(fā)生產工作,以及按更高要求及早確定利用MIMO-STC,OFDM/OFDMA,LDPC等新傳輸技術的標準化路標,向TDD-S3G/E3G-B3G邁進,其中包括與多載波捆綁的OFDM-SCDMA聯手整合,向FMC方向積極邁進。
(5)在產業(yè)鏈打造方面,一方面已成立大唐-上海貝爾阿爾卡特、華為-鼎橋、中興-愛立信及普天-北電四對較強有力的合作伙伴,為未來TD-SCDMA產業(yè)發(fā)展打下良好基礎。另一方面,從未來增強型ETDSCDMA及NGBW TDD角度出發(fā),包括真正快速推進OFDM/OFDMA及MINO-STC等新技術應用,推進與WiMax 等有實力單位的有效合作,包括SCDMA,WiMax,TD-SCDMA等的協同、融合創(chuàng)新合作,均有重要戰(zhàn)略意義。
文章錄入:答案????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