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開數據顯示,2018年我國智能交通管理系統(tǒng)行業(yè)市場規(guī)模約為720億元。如今5G商業(yè)化應用已經逐漸展開,智能交通領域或將率先取得全面突破。
“以前,智能交通領域寄希望于讓前端單個設備提升算力,而5G時代,廣泛的前端設備實現了計算力的全面連接與覆蓋,場景感知力的綜合提升讓智能交通系統(tǒng)變得更加及時、智能,這時我們知道,新一代智慧路網正在形成?!鼻Х礁笨偛?、技術研究院院長孫亞夫在云棲大會現場如是說。
孫亞夫表示,“5G給交通帶來的是,他們使得車和人、車和路的連接變的越來越簡單,通信的發(fā)展使得我們原來固定的互聯網任何時間、任何人都可以連接?!?/p>
千方副總裁、技術研究院院長孫亞夫
邊緣計算賦能智慧路網
行業(yè)普遍認為,人工智能和邊緣計算是支撐智慧交通應用落地的關鍵技術。同時,5G將牽引新一輪技術融合創(chuàng)新,全面賦能自動駕駛和智慧交通,實現自動駕駛的低延時、高可靠和高速率和人、車、路、云等協同互聯。
成立于2000年的千方科技以大數據和人工智能為核心優(yōu)勢,在智慧交通和智能安防兩大領域進行智慧城市建設。千方科技半年報顯示,2019年1-6月,智慧交通業(yè)務實現營收18.47億元,同比增長23.25%。公司智能安防業(yè)務實現收入17.37億元,同比增長26.19%。
在云棲大會的“5G邊緣計算專場”,孫亞夫分享了千方基于5G邊緣計算對下一代智能交通的核心支撐—智慧路網的四大特征(全域感知、全景感知、數字化交通規(guī)則以及群智路徑規(guī)劃)的理解,并重點闡述了智慧路網在不同道路等級分類方法中的思考、實踐和示范。
“通信和汽車的發(fā)展,實際上對我們整個交通秩序管理和交通運輸帶來很大的促進作用,也要求我們的交通管理能夠為汽車提供服務,為我們在道路上運行的車輛和參與交通運輸的人提供更多的信息?!闭劶巴ㄐ排c未來交通的關系,孫亞夫如此表示。
據了解,下一代智能交通系統(tǒng)一定是通信、汽車(智能網聯汽車)與交通的融合、協同發(fā)展之路。智慧路網以數字化、智能化為依托,作為交通運輸的載體,是下一代交通運輸系統(tǒng)的重要支撐??v觀國內外最新研究成果,結合豐富的落地實踐經驗,千方科技將智慧路網分為4個等級,分別是道路等級A級(支持協作駕駛)、B級(支持協作感知)、C級(支持動態(tài)交通信息)及D級(支持靜態(tài)交通信息)。
孫亞夫表示,智慧路網不同道路等級對大帶寬、大規(guī)模連接、超低時延、高可靠等具有不同的要求,同時又需要融合人工智能、深度學習等核心算法,以實現全域感知、全場景感知、數字化交通規(guī)則及群智路徑規(guī)劃等功能。新技術的發(fā)展,尤其是5G移動通信和邊緣計算技術對智慧路網建設具有重要且積極的作用。
智能交通挑戰(zhàn)猶存,千方科技全力破局
交通治理需要全局視野,面對繁雜的場景與問題,千方科技的智慧路網通過邊緣計算、云計算等技術按照不同的單位層級進行解決。
孫亞夫介紹,在交通領域里現在提兩個概念,一個是大邊,一個是小邊。大邊就是通信運營商所定義的邊緣計算,比如說一個邊緣計算,控制十平方公里的范圍,而在路口借助紅綠燈控制器的機柜去部署一個小的邊緣計算單元,被叫做小邊。
小邊以每個路口為單位,通過“端邊緣計算”提供實時、可靠、安全的數據信息;再以“邊”邊緣計算-道路為單位,覆蓋以路口為代表的次級信息;之后將這些數據實時傳送到以城市為單位的云中心,進行評價、研判、控制、治亂等。
相比于傳統(tǒng)的以靜態(tài)交通信息為參考的交通治理方案,智慧路網可以進行動態(tài)數據信息收集,協同感知能力精確到人、車、天氣、事故等微觀交通信息,形成全域協同、全場景感知,最終指導自動駕駛,并優(yōu)化整體交通流。
從考慮智能網聯汽車考慮,更多的是從車輛自身來解決未來自動駕駛的問題,其實車只是整個交通系統(tǒng)當中的一部分,如果不能解決交通基礎設施問題,比如即便自主路徑優(yōu)化到最好,如果整個區(qū)域普遍擁堵,或者開車的人行為習慣不同造成路況改變,智能網聯、自動駕駛落地的阻礙還是很大。
從政府和地方監(jiān)管部門的角度來看,智能交通的優(yōu)勢在于它既能將人、物進行的移動,同時在交通基礎設施建設、運營、維護等方面卻可以大幅節(jié)省成本支出。但是目前智能交通仍面臨諸多挑戰(zhàn)。
孫亞夫認為,在5G和新自動化推動下,現有的交通體系框架不符合未來的交通發(fā)展,現有交通領域缺乏比較完整的頂層設計,因此存在思想不統(tǒng)一、路線不統(tǒng)一、標準不統(tǒng)一等問題。并且頂層設計需要變成國家級的戰(zhàn)略,因為交通是基礎設施,需要政府出臺頂層設計則,有整體的建設步驟和規(guī)劃。最后,在交通領域里,產品仍面臨挑戰(zhàn),目前產品的技術含量和核心競爭力仍不夠明顯,存在層次較低的同質化競爭。
強強聯手,升級“云、邊、端”概念
今年上半年,阿里豪擲36億入股千方科技。一個是在云計算及人工智能領域的科技巨頭,另一個堪稱智能交通領域的領頭羊。自入股以來,外界一直期待見到這兩者在智能交通及邊緣計算領域迸發(fā)出新的火花,實現場景應用的下沉。
通過與阿里云的合作,千方科技的智慧路網邊緣計算產品與阿里云的算力相結合,整合了路側單元、車側單元、邊緣計算ECU、路側智能基礎設施、信息顯示單元、云控管理平臺及車載設備,形成了云+端一體化的綜合性解決方案。千方科技在智能交通場景中的探索,也讓阿里云從“云端”升級為“云、邊、端”。
在推動云、邊、端一體化的進程中,千方科技做了很多努力。孫亞夫表示:“首先我們跟阿里合作,打通了跟云邊的關系;其次,我們和運營商的合作;最后,我們跟車端也合作。所以我們第一個是廣泛合作,構建一個良好的產業(yè)生態(tài)。第二個,做好自己的事情,千方科技就是對交通業(yè)務的理解比較專業(yè),我們能夠為交通行業(yè)的管理者和交通的從業(yè)者提供良好的產品和解決方案?!?/p>
阿里云與千方科技的合作正是建立在合作共贏的基礎之上,雙方的合作被認為將有助于發(fā)揮各自在行業(yè)的資源和科技優(yōu)勢,共同推動智能交通和邊緣計算領域的解決方案落地實施,促進雙方業(yè)務發(fā)展。
除了之前推出的“城市大腦交管聯合解決方案”外,千方科技與阿里云將繼續(xù)基于交通大數據基礎,通過交通算法、AI、視覺分析、交通仿真等智能引擎來評估業(yè)務狀態(tài),為交通管理者提供規(guī)程化、模式化的管理,通過事件預報和預測對突發(fā)狀態(tài)進行精細化管理和主動式防控。
作為國內最早的一批開始智能網聯前瞻研究與市場化落地的企業(yè),千方科技已初步完成5G邊緣計算產品、智能網聯技術、示范應用測試場及創(chuàng)新聯盟的積累與準備,可為智慧路口、智能公路等數十個應用場景提供面向輔助駕駛以及高級自動駕駛等智慧化的服務,涵蓋了安全、效率、服務等多項應用。
來源;通信世界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