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今智能手機已經全面進入了5G時代,“理論”網速有了大幅飛躍。之所以強調“理論”,是因為各國運營商大都采取了限速機制,很難讓5G手機滿速運行。
以國內三大運營商為例,當前5G套餐都采取了最高1Gbps的限速機制,無論手機搭載SoC的理論網速有多高,下載速度最高就是125MB/s。
但本著“我可以不用,但你不能沒有”的原則,哪怕身邊的5G基站和套餐存在各種限速機制,但我們依舊希望自己的手機具備更高的聯(lián)網冗余量,隨時面對可能的解鎖提速。
簡單來說,5G網絡主要以5G Sub-6G及mmWave(毫米波)兩大頻段為主,前者是最主流的5G頻段,可以實現最高5Gbps左右的理論下行速率。而mmWave則相對小眾,它的成本高,穿墻能力弱,但理論下行速率卻可輕松突破7Gbps。(詳見《都是5G網速最多差3倍!毫米波到底是個什么鬼?!》)
CFan整理了時下所有已量產上市5G SoC的理論上下行速率排行,高通驍龍8系和Exynos 2100之所以一騎絕塵,就是因為它們均支持mmWave。聯(lián)發(fā)科和麒麟由于缺少了對這一頻段的支持,下行速率普遍偏低。
好消息是,聯(lián)發(fā)科日前發(fā)布了第二代5G基帶——M80,和上代Helio M70基帶相比,M80終于同時支持5G Sub-6G及mmWave兩種5G頻段了,其理論上下行速率分別可達7.67Gbps和3.67Gbps,已經超越了驍龍888和三星Exynos 2100,堪稱5G SoC領域網速的最強音。
聯(lián)發(fā)科Helio M80基帶繼承了前輩特色的UltraSave省電技術,并針對單芯片架構做了改進,可以根據網絡環(huán)境動態(tài)調整功耗及工作頻率以達到節(jié)能的目的。同時,該基帶還支持BWP動態(tài)帶寬調控技術和C-DRX節(jié)能管理技術,而雙5G雙待、5G雙SA、5G雙VoNR、FDD+TDD CA載波聚合、DSS動態(tài)頻譜共享等傳統(tǒng)功能也予以保留。
現在的問題是,聯(lián)發(fā)科即將推出的天璣2000能否用上這顆基帶?如果可以,其綜合競爭力將再上一個臺階。
編輯:hfy
-
毫米波
+關注
關注
21文章
1931瀏覽量
65052 -
5G網絡
+關注
關注
8文章
1743瀏覽量
42752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Apple Watch未來或支持5G,聯(lián)發(fā)科芯片獲蘋果青睞
聯(lián)發(fā)科5G芯片供不應求,天璣9400獲手機廠追捧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8/B2/wKgZomZQCSSAWQxgAARR8DNyGJQ963.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7/E8/wKgZomZNbl2AI6KYAATUNQ1AEAY731.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7/88/wKgZomZL_3mAFfE1AATUo-1dcxU565.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F6/wKgZomZFqlCAHFvKAAZX4eRpKLk959.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E5/56/wKgZomZC4g-APaK9AATpTDE88ig407.jpg)
聯(lián)發(fā)科發(fā)布天璣9300+旗艦5G AI移動芯片
聯(lián)發(fā)科發(fā)布旗艦5G生成式AI移動芯片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DE/20/wKgZomYtpYSAJ7NKAAKtwKAF2Fw694.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9/2A/wKgaomYZ6FaAHF8UAASvmz1YP9Q152.jp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8/66/wKgaomYUmYGAJkJ3AAJ0NM0VSHM911.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7/59/wKgZomYTTLCANTm3AAHh4Q6F_cU648.png)
![](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6/1E/wKgaomX7in2AP8KUAAS68ZMaCew615.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