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或許也曾有類似的經驗,好不容易靜下心準備閱讀一篇論文,沒想到映入眼簾的卻是各種五花八門術語,光是弄懂關鍵詞匯的意思就得花大把時間。別擔心,不僅是你,有時連科學家自己,也會對閱讀一篇充斥大量術語的論文感到頭疼。
意大利國家科學研究會(National Research Council)的洞穴專家Stefano Mammola、生態(tài)學家Alejan Martínez研究了20,000多篇有關洞穴科學的論文,他們發(fā)現(xiàn)在標題和摘要中帶有大量術語的文章被引用的可能性更低。他們特意挑選洞穴科學領域的論文為研究對象,因為這門學科本身就是關聯(lián)性極強的研究領域,不管是歷史、生物、人類學家等,都能在洞穴里找到研究題材,使洞穴科學天生就是充斥大量術語的領域。
這項新研究的主要作者之一,Alejandro Martínez本人也曾經很喜歡使用術語。他說,在職業(yè)生涯初期用“花哨的詞”來修飾論文,因為那是在這個領域大家都這么做,而且認為這樣會給別人更深刻的印象。但是,他的論文被引用的很少?!拔掖_實沒有得到我所期望的影響?!比缃裨谝獯罄芯克鶕窝芯繂T的Martínez改變了以往的習慣,現(xiàn)在著眼于將他的研究通俗化,從而引起了廣大讀者的興趣,這是一種迫使他減少術語的策略。
真正開始分析論文前,馬莫拉、馬丁內斯兩人先從洞穴領域相關教科書、期刊里,挑選約1,500個術語,再拿這份清單,與超過2萬篇論文的標題和摘要一一比對,因這兩段文字往往是科學家判斷是否花更多心思閱讀論文正文的關鍵段落。最終兩人發(fā)現(xiàn),當一篇論文,尤其是摘要所含的術語數(shù)量超過1%時,論文引用次數(shù)往往隨之下降,而這個數(shù)字也是學界判斷論文重要性時的參考依據(jù)之一。與此同時,兩人也發(fā)現(xiàn)研究引用數(shù)最高的那幾篇論文,幾乎都沒有在摘要使用太多術語。
馬丁內斯解釋說,洞穴科學術語尤其難以理解,因為來自不同國家和學科的科學家(從地質學到動物學再到進化生物學)都貢獻了自己的母語詞匯,以構建共享詞典的“美麗之處”。
作者列舉了一些用術語填充的例子,這些例子可以更清楚地解釋術語如何導致理解困難,例如:
一位動物學家將白盲螈定義為一種有無眼癥的新生代動物。
(A zoologist defining a white blind salamander asa neotenic metazoan with anophthalmia;)
一位地質學家將大理石描述為由方解石或白云石的再結晶產生的變質巖。
(Ageologist describing marble asa metamorphic rock produced by the recrystallization of calcite or dolomite.)
他說:“為了理解這些含義,您必須具有足夠的知識背景?!?/p>
滑鐵盧大學副教授,《水文學雜志》(Journal of Hydrology)的主編南Nandita Basu說:“我對這項研究非常感興趣。我們都在談論術語,術語是很有必要的,但是從引用數(shù)量的角度來看,這確實很有趣?!?她很樂意在她自己的學科重復這項研究,她說:“我認為這將是一個普遍的發(fā)現(xiàn)?!? 俄亥俄州立大學傳播學助理教授Hillary Shulman提到,有了術語,人們能更省時精準表達含義;不過另一方面,這種“話中有話”的溝通方式往往也會無意中暗示聽不懂的人:你并非“圈內人”。
一片支持謹慎使用術語的聲浪中,本身是洞穴科學領域翹楚的科學家Alexander Klimchouk卻有完全不一樣的想法,他并不認為科學家應該單純?yōu)榱朔奖闫渌碎喿x而拋棄使用術語,他說:“我不覺得洞穴領域的科學家有必要努力減少術語使用量。這些術語能幫助科學家用更精準、豐富詞匯解釋想表達的概念、含義……且身為地球巖石學家,我的目標本來就不是讓動物學家也能輕松理解我的研究。”
事實上,以克里姆喬克領域翹楚的身份來看,確實很有立場這么說:他被引次數(shù)最高的論文“Hypogene speleogenesis: hydrogeological and morphogenetic perspective.”為例,標題本身就是由許多術語堆砌而成。
盡管使用術語能大幅減少科學家間的溝通成本,但對科學家來說,偶爾暫時放下它們,嘗試用簡單易懂的詞匯闡釋專業(yè),也不失為有趣的體驗。 美國約翰霍普金斯大學天文學教授Sabine Stanley認為,無論科學家再怎樣鉆研學術,也應該將“清楚與外界溝通”視為一大目標,他說:“科學家應要時時記得反問自己:我該如何向門外漢解釋我在做什么?”Stanley曾接受美國地球物理聯(lián)盟2019年會時發(fā)起的挑戰(zhàn):以1000個最基本的英文詞匯為基礎,向臺下科學家闡釋自己的發(fā)現(xiàn)。要做到這一點,他必須用淺顯易懂的詞匯分析火星探測器洞察號(InSight)的數(shù)據(jù),這一點都不容易。
最后,他決定將演講題目定為:A Space Computer Named InSight Landed on the Red World Last Year and Here Is What We Found So Far. (去年,一臺名為“洞察號”的太空電腦降落在一個紅色世界,以下是我們的發(fā)現(xiàn))
編輯:jq
-
數(shù)據(jù)
+關注
關注
8文章
7166瀏覽量
89691 -
電腦
+關注
關注
15文章
1744瀏覽量
69205 -
太空
+關注
關注
0文章
61瀏覽量
10275 -
火星探測器
+關注
關注
0文章
37瀏覽量
11576
原文標題:論文被引太低?試試少用些術語
文章出處:【微信號:zhishexueshuquan,微信公眾號:知社學術圈】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OpenHarmony程序分析框架論文入選ICSE 2025
![OpenHarmony程序分析框架<b class='flag-5'>論文</b>入選ICSE 2025](https://file1.elecfans.com/web3/M00/04/96/wKgZO2d2KGCAUcJVAAAk9btwCMQ998.png)
43個EMC核心術語精選!必備收藏!
ADS1118當CS被拉低的時候,DOUT直接被拉高,為什么?
這些關于IP地址定位術語你了解嗎?
半導體術語小百科
INA163 4引腳的電壓信號被大幅度衰減是怎么回事?
MCU能否捕捉到穩(wěn)定的低信號電平?
蘋果Vision Pro使用率低引關注
STM32103管腳被拉低是什么原因導致的?
幫你避雷 C語言所謂的短路現(xiàn)象~
![幫你避雷 C語言所謂的短路現(xiàn)象~](https://file.elecfans.com/web2/M00/20/B3/pYYBAGGfNNmAK-PZAAJsGM5Cgk0227.jp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