標定不單是確定傳感器的各項工作特性曲線,而且具有“綜合誤差”的概念。有些傳感器經(jīng)標定后,還使其輸出值歸一化,以便于使用時互換。如電子秤配用的傳感器,通過標定后,使其與稱量范圍和精確度相一致,而且靈敏度相同,使用時可任意更換。在傳感器精確度要求不高的情況下,傳感器的靈敏度也可通過傳感器檢驗規(guī)程中測量基本性能時得到的較準數(shù)據(jù),并用最小二乘法、平均斜率法等數(shù)學方法計算求得。
單獨標定法 單獨標定法就是對單個傳感器進行系數(shù)定度,通過定度得到諸如力傳感器靈敏度mV/N或mV/(V?N-1)、壓力傳感器靈敏度mV/(N.cm-2),以及位移傳感器靈敏度V/mm等。
由于傳感器在設計上的不同,零部件加工存在誤差,以及裝配調節(jié)狀態(tài)不完全相同的因素,經(jīng)標定后每個傳感器的靈敏度都不一致。但從使用者的角度看,則希望同一型號的產(chǎn)品其靈敏度、輸入阻抗等技術參數(shù)最好都一樣,而且初始的零點輸出應盡量小,以減小使用中的調整工作量,并提高測量精確度。所以在傳感器標定過程中,還有為實現(xiàn)技術參數(shù)一致性(標準化)的要求而進行調整的問題。 組合標定法 為使傳感器靈敏度的標定定度能達到標準化(或互換性)要求,可利用上節(jié)所述的相應方法對其進行等效分析和補償。但由于傳感器在基本電路中的輸出信號一般都比較弱小,因此微弱信號還不能滿足儀表或系統(tǒng)所要求的統(tǒng)一信號。另一方面,有些傳感器工作原理的等效電路比較簡單(如各種形式的電阻傳感器,它的參變量只有一個電阻),所以等效條件和補償方法也就比較簡單。但對于諸如電容、電感、渦流等工作原理的傳感器,其等效電路就相對復雜些,要達到傳感器靈敏度的標定定度和標準化,相應改變的參變量的數(shù)目也就多些。單個傳感器會受到結構條件的限制。為此,將其和電子放大器或儀表組合到一起進行標定定度,并將大部分需要補償調節(jié)的裝置置于電子放大器或儀表中。
通過與電子放大器組合標定后,可輸出歸一化標準信號,例如,0?10mA或4?20mA,以及0?5V或0?10V的標準信號。這類信號具有一定的驅動能力,以帶動各種檢測、控制、調節(jié)等儀表和裝置。為了使用時測量方便,可將某些傳感器與顯示儀表或記錄儀表一起標定定度,以便直接讀出或記錄被測變量,而不再進行靈敏度換算。
標定工作線的選擇方法 傳感器輸入-輸出之間的工作特性,總是存在著非線性、滯后和不重復性。對于線性傳感器而言,就希望找出一條直線使它落在傳感器每次測量時實際呈現(xiàn)的標準曲線內(nèi),并相對各條曲線上的最大偏離值與該直線的偏差為最小,來作為標定工作直線。如同樣特性的傳感器,其定度的精確度為最高。
標定工作線可用直線方程y=kx+b來表示,因方程中的b是傳感器的初始零點輸出值,k是傳感器的輸出靈敏度,通過求解方程式,即可確定標定時傳感器的理論零點和理論斜率。由于方程中的x和y是傳感器經(jīng)測量得到的實驗(校準)數(shù)據(jù),因此一般常采用平均斜率法或最小二乘法來處理和求取擬合直線。
1.平均斜率法 標定工作直線為通過坐標原點(如果有零點輸出時可經(jīng)處理移至原點)斜率為k的直線,其斜率可按以下步驟得到。 將對應于每一輸入量等級每次測量的正反行程加以平均,求得幾個正反行程的實測平均值。然后利用y=kx+b的線性方程式和幾個實測平均值求得幾個是值,即k1,k2,…,kn 。從而傳感器標定工作直線的k值就為
利用最小二乘法時,通常作如下的兩個假定:所有自變量(x)的各個給定值,均無誤差,變量y的各值,則有誤差;實際測量點有幾個,重復測量有幾次。對應的輸出值是y,則第i次測量得到的校準數(shù)據(jù)與擬合直線上相應的偏差可表示為
審核編輯:湯梓紅
-
傳感器
+關注
關注
2553文章
51437瀏覽量
756847 -
標定
+關注
關注
0文章
15瀏覽量
7534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溫度傳感器的標定方法
針對力和位移傳感器的輸入標定技術
汽車傳感器一般多久會壞
傳感器的一般要求
常見的傳感器一般價格多少一個
自動駕駛為什么要傳感器標定車輛
![自動駕駛為什么要<b class='flag-5'>傳感器</b><b class='flag-5'>標定</b>車輛](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8E/38/wKgaomTDbaeACooJAAAl3lvhQG4817.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