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 Tawfeeq Ahmad
動態(tài)電壓和頻率調節(jié) (DVFS) 是一種復雜的電源管理技術,對于優(yōu)化嵌入式系統(tǒng)的性能和能效至關重要。DVFS 可根據工作負載需求動態(tài)調整處理器的電壓和頻率,從而有效降低功耗和發(fā)熱。這在電池供電和熱受限的環(huán)境中尤其重要,因為在這些環(huán)境中,能效和熱管理是關鍵因素。
這項技術的工作原理是降低處理器的頻率,從而直接減少功耗和發(fā)熱。同時,通過調節(jié)電壓確保處理器在各種性能狀態(tài)下都能保持穩(wěn)定并可靠運行。這種動態(tài)調節(jié)有幾個主要優(yōu)勢:
- 能效 :DVFS 可顯著降低功耗,從而延長便攜式設備的電池續(xù)航時間。這使其成為依賴有限電源的移動和物聯(lián)網 (IoT) 設備的重要功能。
- 熱管理 :通過降低發(fā)熱,DVFS 有助于維持設備的可靠性和性能。有效的熱管理可防止過熱,而過熱會導致硬件故障或性能下降。
- 性能優(yōu)化 :DVFS 通過在需要時提供必要的計算能力,同時在執(zhí)行要求不高的任務時節(jié)省能源,從而在性能和功耗之間取得平衡。這種平衡可確保設備高效運行,而不會影響電源效率。
在 [i.MX 8M Plus 系統(tǒng)級模塊] (SoM) 上實施 DVFS,突出了其重要性、運行機制以及利用此功能實現(xiàn)最佳性能和電源效率所需的步驟。通過了解和利用 DVFS,開發(fā)人員可以提高其嵌入式系統(tǒng)的能效和可靠性,使這些系統(tǒng)在各種應用中更穩(wěn)健、更強大。
i.MX 8M Plus 系統(tǒng)級模塊概述
i.MX 8M Plus 系統(tǒng)級模塊 (SoM)(圖 1)以 [NXP] i.MX 8M Plus 應用處理器為核心。該處理器采用強大的四核 [Arm] Cortex-A53 CPU,運行速度高達 1.6 GHz,并輔以專為實時處理任務而設計的 Arm Cortex-M7 內核。i.MX 8M Plus 有一個突出特點:該器件集成的神經處理單元 (NPU) 能夠提供每秒 2.3 萬億次運算 (TOPS),顯著加快了機器學習推理任務的速度。
圖 1:iWave i.MX 8M Plus SoM。(圖片來源:iWave)
該 SoM 旨在通過提供廣泛的多媒體、連接和 AI 功能來滿足現(xiàn)代應用程序的多樣化需求。這些特性使其適用于從工業(yè)自動化和機器人到智能家居設備和消費類電子產品等應用。
主要特性和功能:
- 處理能力:
- 四核 Arm Cortex-A53 處理器,運行頻率高達 1.6 GHz
- Cortex-M7 內核,用于處理實時處理任務
- AI 和機器學習:
- 集成的 NPU,提供 2.3 TOPS 算力,加速機器學習推理過程
- 連接選項:
- 無線:
- 支持 Wi-Fi6,實現(xiàn)高速無線連接
- 藍牙 5.0,可與外圍設備進行穩(wěn)定高效的無線通信
- 有線:
- 雙 CAN-FD(具有靈活數(shù)據速率的控制器區(qū)域網絡)接口,在工業(yè)和汽車應用中實現(xiàn)可靠的實時通信
- 以太網連接器,提供高速、確定性網絡解決方案
- 外設連接:
- USB 3.0 和 USB 2.0 端口,連接各種外設,確保提供靈活多樣的連接選項
- PCIe 3.0 插槽,用于高速數(shù)據傳輸和擴展選項
- 多媒體和顯示器:
- 雙 LVDS(低壓差分信號)接口,用于連接多臺顯示器~.~
- HDMI 2.0a TX 輸出,用于高清視頻輸出,支持 4K 分辨率
- 多個 MIPI 接口:
- 2 個 MIPI CSI(攝像頭串行接口)端口,用于高級攝像頭解決方案,實現(xiàn)高質量圖像和視頻采集
- 1 個 MIPI DSI(顯示器串行接口)端口,用于高級顯示器解決方案,確保高性能視覺輸出
i.MX 8M Plus SoM 兼具強大的處理能力、廣泛的連接選項和先進的多媒體功能,使其成為開發(fā)人員在各個行業(yè)中實現(xiàn)復雜、高性能應用的多功能解決方案。無論是用于工業(yè)控制系統(tǒng)、智能家居設備還是先進的多媒體應用,i.MX 8M Plus SoM 都能提供滿足當今苛刻的技術要求所需的靈活性和性能。
如何利用 i.MX 8M Plus 降低 CPU 頻率
利用 i.MX 8M Plus 降低 CPU 頻率涉及修改設備樹源 (DTS) 文件中的操作點表 (opp-table)。DTS 文件定義了系統(tǒng)的硬件配置,包括可用的 CPU 操作點,這些操作點決定了可能的 CPU 頻率及相應的電壓水平。通過調整這些操作點,您可以控制 CPU 的最大和最小工作頻率(圖 2 和清單 1)。
圖 2:說明如何更改 CPU 工作頻率的流程圖。(圖片來源:iWave)
復制a53_opp_table:opp-table
{
compatible=“operating-points-v2”;
opp-shared;
opp-100000000 {
opp-hz = /bits/ 64 < 100000000 >;
opp-microvolt = < 850000 >;
opp-supported-hw = < 0x8a0 >, < 0x7 >;
clock-latency-ns = < 150000 >;
opp-suspend;
};
opp-200000000 {
opp-hz = /bits/ 64 < 200000000 >;
opp-microvolt = < 850000 >;
opp-supported-hw = < 0x8a0 >, < 0x7 >;
clock-latency-ns = < 150000 >;
opp-suspend;
};
opp-800000000 {
opp-hz = /bits/ 64 < 800000000 >;
opp-microvolt = < 850000 >;
opp-supported-hw = < 0x8a0 >, < 0x7 >;
clock-latency-ns = < 150000 >;
opp-suspend;
};
opp-1000000000 {
opp-hz = /bits/ 64 < 1000000000 >;
opp-microvolt = < 850000 >;
opp-supported-hw = < 0x8a0 >, < 0x7 >;
clock-latency-ns = < 150000 >;
opp-suspend;
};
清單 1:設置 CPU 工作電壓和頻率的代碼。
這些命令可設置恒定的 CPU 頻率:
- 使用最大頻率:
echo performance >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pufreq/scaling_governor
- 使用當前頻率作為恒定頻率:
echo userspace >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pufreq/scaling_governor
- 如果支持,以下兩個命令可將縮放調節(jié)器設置為指定頻率。如果不支持該頻率,則使用最接近的支持頻率:
echo userspace >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pufreq/scaling_governor
echo > /sys/devices/system/cpu/cpu0/cpufreq/scaling_setspeed
表 1:這些條目可為不同的操作狀態(tài)指定頻率-電壓對,使系統(tǒng)根據工作負載要求動態(tài)調整性能。
結語
通過使用 DVFS 電源管理技術,設計人員可以優(yōu)化嵌入式系統(tǒng)的性能和能效。DVFS 可根據工作負載需求動態(tài)調整處理器的電壓和頻率,從而有效降低功耗和發(fā)熱,這在電池供電和熱受限的環(huán)境中至關重要。
審核編輯 黃宇
-
處理器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9432瀏覽量
231255 -
cpu
+關注
關注
68文章
10908瀏覽量
213084 -
DVFS
+關注
關注
1文章
18瀏覽量
12035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