無人機機動靈活的攻擊效果十分突出,因此針對無人機的干擾工作從未停止。常用的方法有電子干擾、無人機自殺式阻擊等方式。
但各方為了降低自身損失,同時不斷規(guī)避電子干擾,傳統(tǒng)的圖像處理打擊技術重新受到重用。
在無人機攝像頭的基礎上加裝圖像處理板,板卡在算法的作用下,能夠識別飛行的無人機,這種方式可以有效降低電子干擾對無人機的影響,同時又能精準鎖定無人機,為后續(xù)的攻擊作基礎準備。
但是,由于小型無人機無法攜帶大量彈藥,如何打擊對方無人機也是一個難點。
腦洞大開的各方給出了兩種方式,這兩種方式都基于圖像識別的鎖定跟蹤。一個是利用無人機裝載小型投擲物,例如撒網的形式,將對方無人機強制下線。
另一個方法是采用“竹竿捅飛機”的方法,在無人機前端固定一根竹竿,通過圖像識別鎖定跟蹤目標后,能夠主動加速追擊目標,然后將竹竿伸向對方無人機的槳葉,從而達到損壞槳葉,迫降無人機的目的。
這兩種模式都需要減少電子干擾,同時提高作用距離,前者可以采用慧視光電開發(fā)的RV1126芯片打造的Viztra-LE026圖像處理板和RK3588開發(fā)而成的Viztra-HE030圖像處理板進行目標的分類識別、鎖定跟蹤打擊。
剩下的就是作用距離的問題,這類穿越機通常作用距離有限,一方面是帶寬不足,另一方面是整個無人機控制鏈路的延遲過高。因此低延遲、窄帶寬對于這兩項技術幫助極大。
慧視光電推出的基于RV1126和RK3588的低延遲圖傳解決方案就可以很好地解決這個問題。
方案將慧視GS遠程可視化低延遲實時控制系統(tǒng)和圖像處理板深度融合,實現(xiàn)低延遲控制無人機目標識別干擾打擊。
方案功能如下:
(1)在一個窄帶收發(fā)信道內,例如在信道有效帶寬0.5Mb/s~2Mb/s內,多路視頻和交互控制共用一對收發(fā)信道,信道支持數(shù)據透傳,外部系統(tǒng)可以使用該信道,傳輸任意格式的數(shù)據;
(2)可實時調整視頻碼率,在低至500K帶寬情況下依然可以回傳清晰流暢的圖像,使無人設備飛得更遠;
(3)可實現(xiàn)視頻中繼轉發(fā);
(4)能夠基于H265實時視頻編碼;
(5)可實現(xiàn)基于視頻流的“人在回路低延遲控制”?;谄胀?0幀相機,實現(xiàn)15ms的低延遲編解碼,加上數(shù)據鏈傳輸延遲時間在30ms左右,目前業(yè)界領先。通用性強,使用更加靈活,適用更多應用場景;
(6)支持多路SDI視頻在低至500K帶寬情況下的同時傳輸(1080P 60FPS),徹底解決“帶寬苦惱”;
(7)整體時延約60ms(含相機、編解碼、顯示,不含傳輸),實現(xiàn)實時控制打擊。
這樣既能夠保障無人機的圖像識別能力,又能滿足帶寬和低延遲控制的需求,使得這兩種無人機對抗方式得以實現(xiàn),同時在對抗中占得優(yōu)勢。
-
帶寬
+關注
關注
3文章
954瀏覽量
41093 -
無人機
+關注
關注
230文章
10521瀏覽量
182551 -
電子干擾
+關注
關注
0文章
10瀏覽量
9770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