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場研究公司Gartner表示,只有當地政府與市民廣泛合作,并開放對話以滿足市民需求,智慧城市才能取得成功。根據Gartner的說法,在沒有咨詢社區(qū)就開發(fā)物聯網計劃是錯誤的策略。
分析師表示,智慧城市不再僅僅只是優(yōu)化交通、停車管理、高效照明或改善公共工程,而是以社區(qū)驅動方式來決定當地的優(yōu)先事項。Gartner提出四項戰(zhàn)略,將智慧城市的發(fā)展重新聚焦于市民需求。Gartner研究副總裁Bettina Tratz-Ryan表示,應該把自上而下的技術平臺放在一邊,而是詢問市民的需求是什么,以及哪些服務可以改進。通過這種方式,可以更好地利用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等技術,她說:“市民心態(tài)的變化意味著政府必須改變他們的思維模式?!?/p>
Gartner建議Gartner的四項戰(zhàn)略旨在幫助當地政府首席信息官(CIO)實現這一改變。
首先,了解哪些問題直接影響市民,并首先運用技術解決這些問題。這可能包括調整人工智能和機器學習平臺收集的數據,以滿足特定市民或業(yè)務需求。
其次,首席信息官應注意數字鴻溝,并同時關注IT技能較少公民所面臨的問題。Gartner建議,以自然語言處理為動力的智能助理可能是解決這一問題的方式之一,它為人們與智能服務進行交流創(chuàng)造了一種更直觀方式。
第三,創(chuàng)建開放的數據策略。Gartner表示,開放的數據平臺可以讓企業(yè)、學校和市民訪問以前隱藏的數據。這可能有助于他們設計更好或更高效的服務,這些服務側重于經過驗證的需求。
第四,敦促首席信息官使用明確的衡量標準和關鍵績效指標向利益相關方解釋智慧城市計劃進展情況。
Gartner聲稱,到2020年,三分之二的智慧城市戰(zhàn)略將納入關鍵績效指標,以顯現流動性城市服務的影響。業(yè)界觀點在所有關于智慧城市計劃、大數據、智慧街道照明和更高效交通系統(tǒng)的討論中,很少有人能聽到技術評論員談論社區(qū)需求和市民或當地企業(yè)真正想要的東西。因此,我們非常贊同Gartner的四項戰(zhàn)略。
如果更多的政府機構詢問市民什么是更好的、什么不起作用、什么是急需解決的,那么這些的政府機構可能會被視為推動者和盟友,而不是高高在上或者效率低下的官僚機構。智慧城市技術和物聯網,加上開放的數據平臺,不僅可以更好地連接當地社區(qū)服務,還可以將市民與城市管理者和為他們工作的服務連接起來。
-
物聯網
+關注
關注
2914文章
44978瀏覽量
377477 -
智慧城市
+關注
關注
21文章
4276瀏覽量
97801
原文標題:智慧城市為市民服務的四項戰(zhàn)略
文章出處:【微信號:iot12345,微信公眾號:物聯之家網】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云知聲榮耀斬獲四項年度大獎
晶科能源連獲四項雇主榮譽
TPA311D1的四項增益可選是什么意思呢?
智慧城市的定義與特點
未來智慧城市發(fā)展的四大引領方向
智慧城市管理系統(tǒng):開啟未來城市新征程
![<b class='flag-5'>智慧</b><b class='flag-5'>城市</b>管理系統(tǒng):開啟未來<b class='flag-5'>城市</b>新征程](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B6/F7/wKgaomWCnqCAVALtAAAoP02go7w921.png)
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