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20剛結束,日本就對韓國動手
7月1日,日本經濟產業(yè)部宣布,將對用于制造智能手機與電視機中OLED顯示器部件使用的“氟聚酰亞胺”、半導體制造過程中必須使用的“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等半導體的三種材料,加強面向韓國的出口管制。
韓國報道稱,面對日本的舉措,韓國三星電子、SK海力士等主要半導體企業(yè)立即拉響警報。
畢竟在半導體生產必需的光敏抗蝕劑和腐蝕氣體領域,韓國對日本依賴度高達90%,一旦限制措施長期化,占韓國出口總額20%的半導體生產必將受到干擾。
受上述消息影響,三星電子當天下跌0.85%,LG電子更是下跌3.28%。
三星電子今日對媒體表示,正在研究日本收緊半導體及OLED材料出口政策的影響;而韓國LG顯示器則表示,日本出口限制措施將產生部分影響。
盡管日方沒有說明制裁的原因,但多家媒體一致認為,此舉是為了報復韓國不斷向日本討要二戰(zhàn)時韓國勞工的賠償。
據報道,韓國將針對日本采取措施,包括在WTO提起訴訟。
韓國被“卡脖子”
按照日本經濟產業(yè)省1日發(fā)布的公告,日本修改了對韓國的出口管理條例,自7月4日起,開始限制向韓國出口“氟聚酰亞胺”、“光刻膠”和“高純度氟化氫”這3種半導體材料。
上述三種半導體材料的用途:
★一種是用來制造可折疊屏的含氟聚酰亞胺(這正是三星準備量產的產品)
★一種是在集成電路制造中用來蝕刻硅片的高純度氟化氫
★還有一種同樣是用于集成電路和芯片制造的光阻層材料,這種材料是用來將電路的構造轉移到半導體基底的
此外,日本還考慮修改規(guī)定,把韓國從“白名單”國家排除在外,使韓國無法享受尖端技術出口免申請的優(yōu)惠,相關程序于7月1日啟動。
制裁措施會對韓國進口產生什么影響?
韓國稱,這意味著日本供應商今后向韓方出口相關材料時,每一筆合同都需要經過日本政府批準。
日媒認為,由于日本政府基本不會批準申請,日本實際上是禁止向韓國出口半導體材料。
至于日本為何會對韓國進行這一貿易制裁,日媒認為這明顯是為了報復韓國不斷向日本討要二戰(zhàn)時對韓國勞工的賠償金。
日本這么做就是因為不滿韓國不顧1965年兩國達成的協議,持續(xù)向日本討要二戰(zhàn)時韓國勞工的賠償。
韓國最高法院去年10月作出終審判決,要求日本最大鋼鐵聯合企業(yè)新日鐵住金公司就第二次世界大戰(zhàn)期間強征韓國勞工賠償受害者。
韓國法院隨后針對三菱重工、那智不二越公司等曾經強征勞工的日企作出類似判罰。
日本政府認為韓國重提二戰(zhàn)時期日軍強征勞工的問題違反了1965年簽訂的《日韓請求權協定》,因此對韓方采取了強硬態(tài)度。
韓國于6月19日提出由日韓兩國企業(yè)共同出資賠償的解決方案,日本官房長官菅義偉表示拒絕,稱“完全無法接受”。
一段時期以來,韓日關系因“強征勞工案”判決降至低谷。
對于日方的舉措,日媒指出,日本可能會被外界批判“隨意運用通商規(guī)則”,畢竟日本政府一向在國際社會呼吁自由公正的貿易。
與此同時,若韓國企業(yè)開辟其他供貨渠道,也可能導致日韓半導體產業(yè)“脫鉤”的結局。
韓國為何緊張?
日本的最新舉措可謂是直接打到了韓國經濟的要害。
眾所周知,半導體是韓國的支柱型產業(yè)。按照全年營收計算,三星電子和SK海力士這兩家韓國半導體公司在前五名中分別位列第一和第三,占據全球市場份額23.5%。
但另一方面,韓國經濟增長對半導體產業(yè)的依賴越來越嚴重。
去年,他們從日本進口了價值52億美元的半導體制造設備,分別為集成電路半導體、基礎石化和其他精密化學材料,這三者的年進口額分別為24億美元、19億美元和19億美元。
此外,他們還進口了12億美元的半導體器件,10億美元的汽車零部件,9億美元的硅晶圓,以及9億美元的光學器件組件。
這些項目涉及半導體,石化,汽車和電子行業(yè),而這些行業(yè)又都是韓國的主要出口行業(yè)。
去年韓國經濟增長率為2.7%,如果扣除半導體增長因素,則韓國經濟增長率為1.4%,是2009年(0.8%)全球金融危機以來的最低增長值。
近兩三年半導體產業(yè)的景氣,是拉動韓國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如果未來不能挖掘出替代半導體的新主力產業(yè),則韓國經濟將不能擺脫目前的低增長態(tài)勢。
周一上午,韓國財長召集會議,研究日本科技材料限制對韓出口問題。韓國產業(yè)通商資源部對日本收緊部分科技材料對韓出口限制表示遺憾,并表示會依照本地及國際法律法規(guī)采取堅決回應。
因為這不是全面禁止出口,只是加強程序,因此眼下韓國業(yè)界不會有太大損失,但也不能排除隨著韓日關系的發(fā)展,狀況進一步惡化的可能性。
一位韓國業(yè)內人士表示,“日本政府指定的限制出口的三個品種是生產半導體和顯示器面板所必需的材料。韓國對日依賴度較高,因此出口限制帶來的打擊將非常大。”
行業(yè)內人士表示,日本占全球氟聚酰亞胺總產量的90%產能,高純度氟化氫氣體占全球70%產能,而韓國三星電子、LG和SK等廠商所需的大多數氟聚酰亞胺和高純度氟化氫都是從日本進口。
韓國半導體怎么崛起的?
如今液晶屏隨處可見,電子表、電視機、手機屏幕。而這個半導體行業(yè)的技術,最早是美國發(fā)明,后來被日本人發(fā)揚光大,如今玩得最溜的卻是韓國人。
上世紀60年代,美國無線電公司制成了世界上第一個液晶顯示模型,但卻失望地發(fā)現液晶顯示速度太慢,顏色也很單調,距離能看的彩色電視還有很大差距,于是停止了繼續(xù)研發(fā)。
日本人看到這項技術卻非常高興,買來了技術許可,造出了液晶顯示的電子表、計算器。而靠著液晶顯示產品賺來的錢,日本企業(yè)繼續(xù)研發(fā),到1990年,全球90%的液晶屏都在日本生產,到1995年,這一比例更是達到了95%。
那半導體起步比美國、日本晚了幾十年的韓國又是怎么異軍突起的呢?
在半導體行業(yè),三星最出名的就是其拼命三郎式的“反周期投資”策略,簡單概括,就是“越是困難,就越要加大投資。”
在1993年-1994年,因為液晶屏價格大跌,利潤大減,日本企業(yè)只得削減產量,一大批液晶行業(yè)工程師就此失業(yè)。
而韓國的三星集團抓住機會,在日本開設研究機構,招募這些工程師,湊備液晶生產。而面對巨額虧損,三星選擇繼續(xù)投資,擴張產能,生產更大尺寸面板的生產線。
這種“反周期投資”策略,擴大了行業(yè)的虧損,撐不住的日本企業(yè)只有破產,市場就被韓國企業(yè)占據了。
同樣的策略,韓國企業(yè)還用到了DRAM行業(yè)上。目前全球超過90%的DRAM市場份額,被韓國的三星、SK海力士,和美國的美光三家公司所瓜分。
那么材料來源受制于人的韓國未來又將如何反制日本呢?一場大戲正在徐徐上演。
-
半導體
+關注
關注
334文章
27790瀏覽量
223176 -
三星電子
+關注
關注
34文章
15878瀏覽量
181373
原文標題:日本發(fā)難:限制韓國半導體,三星拉響警報!
文章出處:【微信號:gh_5a502600bb47,微信公眾號:電子芯聞】歡迎添加關注!文章轉載請注明出處。
發(fā)布評論請先 登錄
相關推薦
三星擴建半導體封裝工廠,專注HBM內存生產
三星半導體亮相第七屆進博會
三星電子與Naver停止AI半導體聯合開發(fā),走向獨立發(fā)展
三星半導體營收超過臺積電!
三星調整戰(zhàn)略重心:汽車半導體項目放緩,聚焦AI芯片開發(fā)
三星電機與LG Innotek競相加速AI半導體基板布局
英偉達從三星挖走超500名半導體人才
三星半導體全球分撥中心在蘇州開業(yè)
三星已開始使用AI技術設計半導體
三星電子工會發(fā)起罷工,半導體供應鏈承受壓力
三星或將在德州半導體投資增至440億美元
韓國半導體設計服務企業(yè)加強對華市場攻勢
三星工廠突發(fā)火災,三星半導體回應:與半導體業(yè)務無關
![<b class='flag-5'>三星</b>工廠突發(fā)火災,<b class='flag-5'>三星</b><b class='flag-5'>半導體</b>回應:與<b class='flag-5'>半導體</b>業(yè)務無關](https://file1.elecfans.com/web2/M00/C5/6A/wKgZomX9J4KAcHlnAADFr-HnHRk377.png)
評論